圣经人物传一(原创)
圣经⼈物传之⼀
“小人物”的大见证:乃缦家的小使女
乃缦的人生堪称成功——身为元帅,勇冠三军,连亚兰王亦对其言听计从。然而,一场麻风病的降临,却让他看似圆满的人生濒临终结。
麻风病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皮肤病(《利未记》13章有载),患者需与人隔绝,最终往往因皮肤溃烂而亡。尽管乃缦的病情暂得控制,但何时会再度恶化却无人知晓,这如同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他的生命。对于功成名就的乃缦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折磨与绝望——他的生命及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正因如此,他对医治的渴望极为迫切,一旦听闻可能的疗法,便会立刻付诸行动。
而乃缦的麻风病最终得以治愈,竟源于他家一位小使女(奴隶)的一句话。这句满含恩典的话语,彰显了主对乃缦及其全家的莫大拯救。
乃缦身为元帅,常率军征战,攻击包括以色列在内的邻国,这位小使女便是在两国交战中被掳为奴的。圣经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但其生命中却充盈着主的恩典。
正是这份恩典,促使小使女说出了那句惊人之语:“巴不得我主人去见撒玛利亚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麻风病。”或许当时乃缦的麻风病已开始恶化,痛苦与恐惧再次将他攫住,连他的妻子也为此忧心忡忡。小使女知晓这一切后,才向乃缦道出了这句充满恩典的话。
这实则是神要借着小使女拯救乃缦这个罪人。小使女的生命中,有着许多人未曾体会与经历的特质,这首先体现在她对国仇的态度上。
大卫时代,亚兰人曾被征服,向大卫王朝进贡;到了耶罗波安作王时,亚兰人崛起,频繁攻入以色列。小使女在两国战争中被掳至亚兰,沦为奴隶。她远离了自己的国家民族,离开了神所赐予的家园故土,失去了自由,在异教国家开始了悲惨的生活。按常理,她本应对亚兰国满怀怨恨。
其次是家恨。小使女不仅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更与父母、家人分离。若不是亚兰人攻打以色列,若不是乃缦作战勇猛,她或许正在家中享受亲人与父母的关爱。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与亲人、朋友相隔,到陌生之地做奴隶。而乃缦很可能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按理说,她每次想起乃缦,都该诅咒他不得善终。
再者是她的处境与工作。被掳之前,她在家中备受亲人与父母的宠爱,享受着家庭的欢乐;但在乃缦家中,她只是奴隶,可能遭受欺凌、被人呼来喝去,甚至可能因坚守信仰而遭人嘲笑。在劳累一天、腰酸背痛之后,夜深人静时,她或许会因思念亲人而痛哭,想起乃缦便咬牙切齿。
当乃缦罹患麻风病、遭受折磨时,小使女本可以在心中暗想:“啊哈,我的神终于报应乃缦了,最好麻风病快点发作,让他在痛苦中死去。”若她被仇恨裹挟,有千万个理由去诅咒乃缦、怨恨环境、埋怨神(未被恩典触动的人性,大抵如此)。
但事实并非如此,全然不是这样。小使女生命中的信心与恩典,远超许多人,甚至大大胜过以色列王约兰。当乃缦到以色列王面前说明来意时,约兰竟撕裂衣服,这尽显他的不信与惶恐。以利沙是当时最有能力的先知,主借着他大行神迹奇事,而身为一国之君的约兰却不相信他,更不认识主的作为。
小使女的信仰与以色列王的信仰形成了鲜明反差:一个身居高位,只关心自身的政治前途与个人命运,全然不依靠上帝;一个毫无地位的小使女,却能看见神在整个国家中的作为。神为自己留下余种,忠心的余民为祂作见证。由此引申,若一个教会的带领人的属灵生命还不及普通信徒,那这个教会是何等可悲(而中国的传统家庭教会,大多存在这种情况)。
小使女的一句话,表明她的生命中满有神的恩典,她认识神,能看见神的作为,知晓神的时刻,对福音怀有迫切的使命感,且相信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侍奉主。
她说撒玛利亚的先知必能治好乃缦的麻风病。麻风病是顽疾,而她却说“必能治好”,这表明她知道神是全能的,在祂那里没有难成的事;同时,神也满有慈爱与怜悯,是浪子的父亲、寡妇的依靠、孤儿的父、罪人的安慰者、病人的医生。她明白,对于凭着信心寻求神的人,神必会赐下够用的恩典。
她让乃缦去见撒玛利亚的先知,说明她认识神的工作。小使女也是神的使女,与神有着美好的交通。她完全可以求神使用自己,为乃缦祷告,使他得医治,从而成为乃缦的恩人,获得大批财宝,甚至可能被乃缦立刻送回家乡。但她并未如此,而是将乃缦引向先知以利沙。她明白神的旨意,知道神在哪里做工、使用谁做工,她全然顺服,毫无己意。
她说“巴不得”时,显露出她对被麻风病折磨的乃缦的怜悯。她被掳到乃缦家已不知多久,但她一直在祷告,等候神给予具体的引导(《约翰福音》5:19),以便在恰当的时机——当神预备的人心与环境都齐备时,宣告神的应许与大能。
她说“巴不得”时,也表明她有福音的使命感。看到有需要的人,她渴望将其带到神的面前,领受神丰富的恩典,敬拜独一的神。她心中没有国仇家恨,也没有因环境恶劣而放弃为主作见证。
她称乃缦为“我的主人”,心中没有对他的诅咒,也没有因奴隶的身份而自卑,反而在肉身中忠心侍奉主人,如同侍奉主(《以弗所书》3:22)。俗话说“人微言轻”,但她凭借顺服、忠心与谦卑的侍奉赢得了主人的欢心,一个地位卑下的奴隶的建议,竟带着能力打动了主人的心,让他立即采取行动,不仅治愈了麻风病,更幡然悔改,从此只敬拜独一的神。
以色列的小使女在信心中面对一切。或许她曾在祷告中求问神,将她带到亚兰国乃缦家中的用意,神向她指明了一切,因此她将所有环境都视为神充满恩典的预备与安排。她忠于所信的神,未被环境影响,时刻预备自己支取恩典,等候被神使用。无论我们多么卑微、处境多么艰难,都该问自己:神将我放在这里,要我做什么?
基督徒中的“大人物”(牧师、传道),你是否认识所信的神?你在如何敬拜侍奉祂?基督徒中的“小人物”(普通信徒),你是否随时准备在各样环境中被主使用,以见证祂丰满的十字架救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