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传之十六 (原创)
圣经人物传之十六
教会中的劝慰子:巴拿巴
每个团体都要有“劝慰”的人,因为人总有需要劝勉和安慰的时候。然而,劝勉的工作往往都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事实上,当人感到孤独时,最需要的就是安慰和鼓励。当然,会劝勉安慰别人的人一定比需要安慰的人更强大,或者极有恩赐,不然反而被需要劝勉的人影响:【加6:1】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而约瑟是一个极优秀的劝慰者,所有与他有过交流的基督徒都从他那里得着安慰,因而被基督徒众口称赞,所以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又称他为“劝慰子”或巴拿巴。
来自塞浦路斯的利未人约瑟
约瑟出生在塞浦路斯,这是一个海岛,他的家庭是利未支派,可能为了逃避亡国被掳的命运,他的家族逃到塞浦路斯这个海岛上居住。既然出于利未支派,那么约瑟一定从父母那里接受了利未支派关于祭司系统的全面教导,而且约瑟一定是存着信心和盼望等候女人后裔来到的一群人当中的一个。约瑟对福音有完全的相信与理解,可能表弟马可向他传了福音,也可能是听了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以致归正受洗,也就是说他是那三千门徒当中的一个。路加特别把约瑟突出写下来,表明约瑟没有经历过五旬节以前,劝勉的才能肯定特别突出,五旬节的圣灵浇灌以后,劝勉更是大有能力,恩赐超乎众人。
当耶路撒冷归信的基督徒建立教会以后,他们都过起了共产主义的生活:
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 是大家公用。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徒4:32-35)
约瑟因为恩赐的突出,被使徒改名为巴拿巴(意思就是劝慰子),巴拿巴也响应这种教会生活,把田产家业拿来交给使徒。由此我们看到,巴拿巴不但在教会中有出色的侍奉,顺服教会的一切治理,也凭着信心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主,完全的委身于教会,没有小信或为自己去计划。
多少基督徒虽然身在教会,但对教会缺乏足够的信心,更不愿对教会有深度的委身,动不动就轻看教会,或者随便就离开教会,从来没有把教会当作自己属灵的母亲,而教会是神心意中的心意,是神旨意发出之地,如果我们轻易或随便对待教会,我们从那里去明白神的心意呢?唯愿我们教会到处都是如同巴拿巴那样深度委身的基督徒,如此教会才有复兴的指望。
巴拿巴接待保罗
巴拿巴第二次出现时是对保罗的接纳,使保罗融入使徒们的福音团体。当保罗在悔改后第一次到耶路撒冷时,当地的信徒都不愿接纳他,以为他的悔改是个阴谋,为要拘捕更多基督徒。唯有巴拿巴愿意冒生命危险与保罗见面,然后说服其它信徒相信保罗已成为真正的基督徒。
可见巴拿巴在接纳保罗时有怎样的信心和耐心,一方面面对保罗要随时做好殉道的准备,另一方面要极力劝说耶路撒冷的基督徒相信保罗真正的悔改,如果有一样无法劝勉到位,可能就无法成就这工。而主知道唯有巴拿巴的劝勉才能使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接纳保罗,所以把这重任交托给巴拿巴,在圣灵的感动中使两方面成就和平。
这使我们看到真正顺服神旨意的人需要冒险,并且用百般的忍耐劝勉那些心存成见的人,改变他们的想法和看法,所以在任何时候,总有人需要鼓励和安慰。巴拿巴所做的就是使人自己与和睦,人与人之间和睦,人与神和睦。当巴拿巴按照神的心意在运用恩赐尽力侍奉时,他做工的果效就伴随着他,若没有巴拿巴在耶路撒冷基督徒和保罗之间的劝勉,或许众人和一直把保罗当作基督的仇敌,不知得多少时候才能获得向外邦宣教的力量。
有多少人劝勉却不愿面对艰难,劝勉别人自己却被诱惑,劝勉很多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果效,甚至劝勉没有得到生命的改变就轻易放弃。而人心的改变是一个艰深付代价的过程,若不是在福音里依靠神的大能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坚持,但主耶稣没有二次再来以前,神对罪人有足够爱和忍耐,我们任何人没有理由对没有得救的灵魂和乏力的生命失去盼望,应该总是在信心、爱心和盼望中恒久忍耐,按照神托付给我们的来服侍他人,这才是我们当尽的责任和本分。我们是带着这样的心志来面对他人吗?
巴拿巴与保罗同心宣教
当耶路撒冷教会因为司提反殉道被逼迫时,门徒四散去传福音,而福音在安提阿扎根建立教会时,使徒差派巴拿巴去牧养教会。路加在这里再一次着重记载了巴拿巴恩典的侍奉、品格、和恩赐能力,借着巴拿巴所做的工带来更多灵魂的丰收。他也没有忘记因为逼迫而逃到大数的保罗,巴拿巴看到侍奉的需要和灵魂的渴求,花了一年的功夫来教导建立安提阿的教会,使安提阿成为当时基督教信仰的代表之地,因为基督徒的称呼是由安提阿开始的,它见证了信耶稣基督的人身份的特殊性,也让人看到信耶稣基督的人与世界分别的生活。
而巴拿巴公开的侍奉,见证了他的忠诚和众人对他的信任,使众教会放心把大笔的捐项交给巴拿巴带回耶路撒冷教会。若没有公信力和可靠度,谁能放心把大笔钱财委托给他们呢?所以,一个基督徒在教内教外的好名声显明了他属灵生命的实际状态。巴拿巴和保罗的侍奉使宣教中心由耶路撒冷转向安提阿时,足见他们被主大大使用赐下丰盛的恩典,神在安提阿聚集了众多的人才,他们在同心合意禁食侍奉时迎来宣教的差遣:
他们侍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徒13:2
巴拿巴成为第一位与保罗组队到各地去宣教的人,因为他们的同心同行使他们将福音从亚洲传向了欧洲,并且福音与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希腊文化发生论战,保罗书信提到的所有教会都是那时候建立的,神使用他们赐下丰盛的恩典,也使他们的侍奉产生巨大的果效,在外邦建立了无数教会。可见所有的事工主早已预备,我们只是祂的见证而已,关键是人是否愿意顺服和全然的摆上自己被主使用。
他们的侍奉同时也引起了持守律法得救和福音得救、犹太人与外邦人身份之间的直接争论,犹太基督徒坚持外邦人信主还要坚守犹太人的律法,保罗和巴拿巴则坚持归主的外邦人不需要再去守犹太人的律法,他们之间的争论导致了耶路撒冷大会的召开,因为唯有使徒的权威才是最终的决定。巴拿巴和保罗在耶路撒冷向众使徒见证了主使用大能籍着他们使外邦人归主的美好信息,路加用整整三章记载了巴拿巴与保罗同心合意的侍奉,众人一致的称颂神。在彼得的教导下,众人完全认同保罗和巴拿巴的教义认信,雅各最后做了使外邦基督徒与犹太基督徒相处的注意事项:
“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 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徒15:19
这成为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带给了其它所有教会,由此我们看见巴拿巴和保罗在理解和持守福音真理上的纯正。当然,这次的会议决定并没有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保罗不得不写下整卷的《加拉太书》来继续阐述律法主义与福音的关系,但律法主义的幽灵总是盘旋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因为这罪时时发动,总是要夺取神的荣耀,肯定人的功劳。基督徒经常犯的罪就是律法主义的得救和律法主义的成圣。
巴拿巴和保罗在为耶路撒冷遭遇饥荒把外邦教会的捐款送到时,在回安提阿教会时带着表弟马可同行,在第一次宣教半路的时候,因为马可的年轻或者面对宣教的艰难无法承受而离开了宣教团队,他这种面对压力就选择逃避的方式早就在他生命中出现过(可14:51-52)。这为巴拿巴和保罗以后的争吵埋下伏笔,但他们只是彼此看法和对人认识的不同,并不涉及教义和人格的这方面。虽然他们准备再次出征踏上宣教旅程,却对再次接纳马可产生争吵,保罗表示不再相信马可,而巴拿巴坚持相信马可,导致他们彼此分开,在人看来这是人的局限,但却使宣教的力量倍增,巴拿巴带着马可,保罗拣选西拉。但后来证明巴拿巴的侍奉还是满有恩典,马可在巴拿巴的劝勉下彻底改变成熟,连保罗说马可在他传道的事上有益(提后4:11),说明马可在巴拿巴的教导劝勉下,已经传承了巴拿巴生命中所有劝勉恩典。
所以,一个人的生命改变和成熟需要时间和恩典,我们需要忍受那些不成熟的生命同时,也需要从神而来恩典的滋养和带领。试想马可如果不是在巴拿巴的带领下,而是在其他人的教导下,结果会如何呢?当然不是说马可会失去,而是说可能马可需要更长的时间,那会错失多少恩典。或许巴拿巴对马可有出于亲情的成分,但我想更多的是出于基督的爱,对一个罪人的忍耐接纳,从不放弃,马可有这样的表哥是何等的恩典和祝福啊!
巴拿巴的妥协
这件事情是保罗在加拉太书的记载,可能发生在耶路撒冷大会之后,保罗与巴拿巴分开后继续去欧洲宣教建立教会,彼得从耶路撒冷来到了加拉太。可能是加拉太教会或者巴拿巴的邀请,本来是彼得和雅各同行的,但彼得比雅各先到加拉太教会。彼得原本与加拉太教会的弟兄姐妹一同吃喝用餐,但雅各随后带着其它犹太基督徒来到时,彼得那时候做了一个与福音完全相悖的决定,就退去与外邦人的一起用餐,甚至巴拿巴也随从他们一同装假,但这事又恰恰被保罗看见,保罗就当面指责了彼得的虚伪丝毫没有顾及他使徒的身份。
这事为什么如此重要,导致保罗当面斥责彼得,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方式,私下交通了,因为保罗知道这是关乎福音生死存亡的立场,绝对不能妥协。保罗说彼得因为怕奉割礼的人,就是雅各和雅各同行的那些犹太基督徒,保罗记载说:
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但我一看见他们行得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
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加2:11-14
因为福音已经使外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隔墙已经拆除(弗3:5-6),当身为犹太人的彼得在实际行动中与外邦基督徒分开,表明犹太人和外邦人还是有区别,外邦人要成为基督徒,还是要随从犹太人的各样律法礼仪,最基本的就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在一起用餐是不够洁净的,这就使福音完全失去了拆毁隔墙拯救灵魂的果效,把人再次带回到靠律法得救,因行为称义的地步,这是保罗绝不能容忍,极力抵挡的。
彼得的这个妥协不但影响到其他犹太基督徒,也使巴拿巴妥协随从他装假。这让我们看见,再属灵的基督徒生命中也有缺陷,也是不完全的,包括旧约的那些属灵伟人们也有生命的妥协和失败,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有了一些罪我们就全盘否定、以偏概全,因为神使用的就是罪人,祂也容忍人的罪恶,祂在不断的等候我们我们认罪悔改,继续成圣,直到生命成熟老练,合乎祂用。
所以,面对其他基督徒生命中的罪恶不要奇怪,我们都是罪人,都有犯罪的可能,关键是我们如何来面对罪。因为教会就是罪人的聚集,你会看到牧者的罪,执事的罪,信徒的罪,男人的罪,女人的罪,因为神救赎的就是罪人。有些自称为打假或维护正义的信徒,在私下里或者网上专门抓住某些人的问题,不断放大,极尽讽刺攻击,逞英雄之能,带来的是败坏和拆毁,影响很多软弱基督徒的信心,这些人简直就是魔鬼的帮凶。
我们看到对方的任何问题,应该如同巴拿巴一样,对弟兄姐妹们生命中罪与软弱,恰恰需要的是安慰和劝勉,而不是击打和审判,更不是到处宣扬,因为生命的成圣需要时间,神总是容忍等候我们,我们也应该有耐心等候那些不够成熟的人,因为真正属神的儿女,总是会接纳忠言,直至悔改,就如同彼得,保罗虽然当面抵挡了他,他还是为保罗做见证,肯定保罗对福音的纯正领受(彼后3:15-16),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独特使徒身份而不肯悔改。
所以,我们应当祷告,使我们都有巴拿巴的恩赐,都有巴拿巴的心肠,因为教会需要这样的侍奉,罪中的灵魂需要这样的劝勉安慰。生命中有像巴拿巴这样的同伴是何等的祝福,因为巴拿巴无论面对怎样的人从不放弃,也不会对对方失望,总是在信心中存着盼望,以恩的心接纳引导,直到在基督里坚固,谁是我们生命中的巴拿巴呢?我们在做谁生命中的巴拿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