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传之十四 (原创)
圣经人物传之十四
最能讲解圣经的教师:亚波罗
我们基督徒的福气莫过于在一间教会里听一个牧者有恩赐、口才讲解圣经,把神的话传讲的清晰透彻,使听的人得到灵魂的喂养,享受神话语中如蜜的甘甜,且不断经历神的大能,在神面前得着满足,这是何等的恩典啊!因为主耶稣也曾经夸奖过马利亚如此领受祝福。但很多基督徒却不明白到教会来的目的,甚至有些牧者也不知道带领教会的方向,就在教会中搞花样,然后所有的信徒都喜欢这些,教会中的基督徒就永远只是长不大的属灵婴孩,失去有见证能力的生活。
而亚波罗却是因为最能讲解圣经的人,以致他的恩赐、口才、知识导致在歌林多教会产生轰动效应,有些人愿意跟从他,但歌林多却是保罗建立的教会,表明他对神话语的解释得到很多人的回应,包括保罗的认可。但如今有多少基督徒是在神的话语上用心,能够仔细聆听神的声音,且明白神的话语呢?因为很多基督徒按照自己的情欲选择牧者,选择性的听道,祝福的就拼命阿门,悔改认罪付代价的就选择忽略。所以,保罗在教导提摩太时警戒说:
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
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
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
来自亚历山大的亚波罗
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时所取的名字,是当时罗马的第二大城,位于埃及北部尼罗河的三角洲上,于公元前331年由亚历山大大帝委托建造以弗所亚底米神庙的建筑师所建立。公元前60年人口已经有50万。该城有一个藏书20万册的图书馆,是当时的学术中心,该城公元前30年归入罗马统治。
因为文化融合的原因,希腊文化成为当时的主要文化,旧约也是在亚历山大城被译成希腊文,新约更是以希腊文写成,许多亚历山太的犹太人,名字里都有「亚波罗」──希腊著名的神祇(亚波罗可能是亚波罗尼亚的简称)。「口才」或「学问」一词,按古代其他地方的用法看来,意思最可能是「正式受过修辞的训练」,这是进阶课程中较实用的一种(另一种是哲学),有钱的学生才能去学习。
除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之外,在整个帝国中,亚历山太可能是犹太人最多的地方,会堂不计其数。犹太人的权贵曾费尽心力,要让他们的文化被希腊特权阶级所接受,而他们对自己的地位低下,也感到不满。亚历山太的希腊人大部分都以自己的民族为傲,瞧不起犹太人和埃及人,而后二者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他们会说「靠近埃及的亚历山太」。
所以,亚波罗在没有悔改以前,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学术训练和文化修养,作为犹太人,亚波罗精通旧约圣经、希腊哲学、雄辩术以及修辞学。特别对旧约圣经的理解和讲论就超出常人,也因为亚历山大城的文化氛围和亚波罗作为犹太人一出生就有学习圣经的传统,使亚波罗在语言逻辑表达和圣经内容上讲解的有理有据,十分使人信服。
而对于一个教会牧者来说,受训练是必须的。不像过去资源匮乏,现在可以说资源充沛,需要哪方面的训练,甚至可以细到具体的问题都有针对性的神学基础与理论。关键是作为牧者是不是愿意付代价来学习装备自己。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被称为牧者的,把会众当作傻瓜,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会搞错,对于一个牧者来说,既要神学教义的准备,也需要实际的应用,两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不能带来真实的牧养。而出于亚历山大的亚波罗可以具备了当时作为牧者所需的各种装备,所以他的讲道带来极大的果效都是理所当然的。
亚波罗的才能
亚波罗作为被训练的教师,已经通过学习具备了足够的教导别人的能力。他拥有学问、最能讲解圣经、受了教训、心里火热。亚波罗的学问是指他领受的哲学修辞训练,因为亚历山大城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中心,特别是希腊文化和犹太文化相互交融,这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城邦而推动文化交汇带来的结果。而亚波罗的学问一方面是指哲学方面修辞学和逻辑辩证的训练,一方面是指他身为犹太人对圣经的熟悉,也就是说他的学问具备了他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对世界文化即既能把握,对圣经也能如数家珍。神给我们的一般启示和特殊启示是相互相成的,一般启示是特殊启示的基础,而特殊启示是补充一般启示的不足,即一般启示让我们知道有一位神,但要认识这位神是怎样的,就需要特殊启示,因为唯有圣经告诉我们神是怎样的神。所以,亚波罗的学问使他对当时最主要的两希文化(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都有精准的掌握。
他最能讲解圣经是指亚波罗对于旧约圣经的熟悉和解释有超过常人的理解,他对圣经的系统性和合一性都有清楚的认识,对于其他人不能理解的经文都可以讲解明白,并且他的解经使人无法反驳。因为对于解释圣经有极多的陷阱:
如断章取义;脱离圣经的整体原则和教义,以一节或一段经文来建立一个教义或一个原则。
自我中心的解经:自己确定原则,然后只是找一些经文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也就是说利用圣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实用主义解经:以事实、结果和需要来废掉经文本身要我们持守的原则。
寓意解经(灵意解经):脱离圣经文本的序事和历史事实,把圣经本身没有讲到的意义即人的理解(所谓的亮光),强加到经文里面。
但最基本的解经原则是:解释文本,即字面意思;理解神给我们的教训,即神学教义,因为神学教义是使历史和今天的我们连接的桥梁,因为神学教义是绝对原则,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应用经文,即如何把神的话应用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无论如何解释圣经,都不能违背神的属性,更不能用神的一性攻击另一性,如慈爱与公义,全知与全能,预知与预定等。
所以,亚波罗最能讲解圣经不单单指他熟读圣经,有能力向别人陈述圣经,并且指他精通圣经,明白圣经。这局描述在原文里是指这个人生来具有这种特殊的口才,。亚波罗精通圣经,他有别人所无的口才。那是一种特别的才能,一种能够了解圣经、洞悉其相互关系的能力。他熟悉圣经的历史和意义。他对圣经的熟悉使他能够将所知的讲给别人听。因此,亚波罗原来就适合在这些希腊城市中工作。
亚波罗的侍奉
亚波罗本身已经预备了侍奉所需的一切才能,再加上对主道教训的领受,更带来心灵的火热。这火热是因为他听过约翰传讲的悔改的洗礼,明白有有一位救主要来施行拯救,使他对于旧约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更明白,但对于弥赛亚如何施行拯救却不明白,也就是说他还没有理解旧约过于弥赛亚受死复活的圣经预言,所以他还只是盼望犹太人的弥赛亚。但他心里火热是因为很多人在解释圣经时根本没有他那样的理解和看见,没有从圣经中理解出对于弥赛亚具体的盼望,只是理解成是先知对于自己的预言,如同埃提阿伯的太监一样。
亚波罗虽然相信福音,但他只是相信福音的一部分,却不是整全的福音,他只知道约翰的洗礼,就是我们需要认罪悔改,但认罪悔改以后该怎么做,亚波罗还没有更明白,需要相信耶稣十字架的救赎。当亚居拉和百基拉听到亚波罗的讲道,看到他对福音传讲的欠缺,就请亚波罗来,把福音对亚波罗讲的更加详细,使亚波罗的讲道不但整全,而且带着福音更大的能力。
这让我们看到,已经大大有名知识渊博的亚波罗竟然接受籍籍无名的人教导,而且非常虚心的接受,这实在是难能可贵,也看出亚波罗真正的谦卑。因为亚波罗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从小就学习圣经的人,现在却接受一对不懂圣经的夫妻教导,并且以信心相信教导的真实。这对于亚波罗来说他领受的是真知识,因为只有真正的知识才能使人发现自己的渺小无知,无知的人反而会在领受知识中变得越来越自高自大。所以,保罗教导的真正知识观就是按照他以为自己所知道的,他其实什么也不知道(林前8:2)。雅各也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亚波罗通过亚居拉和百基拉的教导,领受了完备的福音,获得福音的大能,带着牧养和护教的权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称赞。他牧养过歌林多教会,被保罗见证牧养的纯正和教导的全备,甚至获得一部分信徒的拥戴(林前3:4-7),而亚波罗离开歌林多教会以后,保罗希望亚波罗再次回去,但可能亚波罗知道歌林多教会的信徒的纷争和对他出于负面的抬举,他没有听从保罗的建议(林前16:12),而是到处在牧养教导众信徒,甚至到过克里特岛帮助提多(多3:13),总之,亚波罗的侍奉是遍及了众教会。
你的牧者是亚波罗吗?
神兴起的牧者很少像保罗那样的,既有神学,又有布道;既知如何建立教会,又知如何牧养信徒。但像亚波罗那样的牧者也绝对是教会的祝福,也更会被神的儿女们喜欢,因为既有知识口才又有人格魅力的牧者无论到哪里都不会缺少会众。保罗属于全能型的牧者,亚波罗属于牧养型的牧者,在实际的教会侍奉中,牧者有教导特别突出的、有治理特别突出的、还有教牧特别突出的,所以,圣经在提到教会长老时常常是复数的,就是一间教会的完全体制最好是多位长老,而不是单数的长老。但无论是哪位长老,他们都有共同的特质,就是善于教导,即都应该能够教导圣经,解明神的话,因为这是一个被神呼召的牧者最基本的表征。
从亚波罗的生命中我们看到,不明白福音的牧者不足以传讲基督,无法显明福音的大能给信徒带来祝福;真正被神呼召传道的牧者一定是谦卑的人,只要是出于神的,无论是从谁的口中发出,都应该虚心领受,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高高在上。所以,在教会中有时最难悔改的也是牧者,因为总是认为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而不愿接受其他人的教导劝勉。亚波罗真实明白福音以后的侍奉带来的果效是巨大的,因为他依靠圣经给教会带来复兴,给会众带来对真理的理解,也护卫了基督教信仰,大大见证了耶稣就是基督。
所以,每间教会的牧者若不是带领会众更多的明白圣经、理解圣经,那教会的牧者已经失去了方向,甚至要考虑有没有神实际的呼召来侍奉祂。拥有像亚波罗这样牧者的教会是有福的,因为透过如此的牧养使会众能够看到神的心意,也明白生命的方向。我们应当查看,你的教会的牧者是像亚波罗那样在侍奉吗?我们也呼求神更多兴起如同亚波罗那样的牧者!